华金教育 > 头条 > 热点 > 正文
金融圈毒药一览

华金教育 | 2020-08-13 | 1142


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,有江湖的地方就有派系斗争。不同的门派吸引着不同的金融狗,这是一个名利场,也是一个无情谷。有专业人士近日研究金融江湖上的毒,发现以下几类毒实在了得:

金融鹤顶红--虚荣

“只要把虚荣投喂给他们,

他们就会像狗一样挤破头地撕咬。”

虚荣永远是金融狗的第一动力,无论每一个金融民工把进入这个行业名头编的多么动人,其在朋友圈里难免都有虚荣的影子。就像吸了毒的人无论怎么掩饰,其举手投足之间都能让人看出毒品的痕迹。

虚荣可谓是金融圈的鹤顶红,作用范围广,药效强,症状多样,如:

“今天面试的时候非常down,打开邮件本来都已经以为是拒信了,没想到居然是offer,谢谢CICC,谢谢X总,谢谢X哥。”——话不好好说,欲扬先抑

“我的工作太累了,刚刚发工资才三万块。”——阴阳怪气,不知所云

“做trading实在太累了,但research又是cheap labor,所以我就来Fixed Income了。”——自我感觉良好,飘飘欲仙

中毒者平时容易得罪亲朋好友,更容易高看自己,遇经济形势不好时,才能发现自己并不比别人厉害多少,同样都是打工者,根本无高下,该被裁就被裁,该没钱还没钱。该毒无药可解,一旦毒发,裁员、降薪、断供,可谓毒中之王。故得此名——鹤顶红。

七星海棠--职位通胀

“给他们最好听的名头,

他们就会以为自己是狮子。”

“在中环砸到一个买不起房的副总裁”堪称人类历史最高几率事件。金融圈人人都是高级分析师,就连副总裁也成了满大街跑的生物。收入如何暂且不谈,但名头一定要好听,最好是一说出来就能让别的行业震耳欲聋,只有这样才能吸引那些把面子看得比命都重要的穷人。

2008年,投行狗拜访银行,来访名单副总裁,总监,高级分析师。银行办公室主任吓得赶紧让行长挪出时间出席接待。

2018年,投行狗拜访银行,来访人员董事总经理。银行一通电话打到陕西南路支行:“让你们高级经理小陈隔壁东北饺子馆接待一下。”

金融圈的Title inflation永远是其他行业所无法理解的,曾有一个互联网行业的朋友跟我说,他身边去外资公司的同学个个风生水起,至少都是副总裁级别,他干了这么久也就是个公司的经理。我差点一口水喷出来。

七星海棠的厉害之处在于,其食用后若能控制得好,并无大碍。但若狐假虎威,拿着title出去吹牛,哄骗哄骗老家的王二傻还行,遇到真事根本不管用,一阵经济形势的大风就能花落知多少,故得此名——七星海棠。

腐尸剧毒--逆袭案例

“听身边的人说去年bonus多到手软,

我穷怕了,我要逆袭。”

“xx入职A证券投行部,第一年工作就拿了160万。”“月薪两万是投行最低的标准。”每一个成功经典的案例,经过夸张和包装,成为一罐罐腐尸剧毒,把每一个在职投行狗和应届投行狗毒得神不守舍。

腐尸剧毒药效强,持续时间长,影响深远,并具有一年一度的复发性,中毒者无限幻想每年年终领导看到自己的艰辛,给自己一个翻身大礼包。

无数投行狗在缩衣节食,精打细算后,在租来的临沂新村和月坛西街东里,深夜里拿着手机一遍遍搜着上年的年终奖,看到那句“多到夸张的bonus”,露出了满意的微笑。就像吸了一口大烟,吞云吐雾,扬眉吐气,终于舒坦了。次日,年终奖到账的提醒像是一个个响亮的耳光给金融狗们打得晕头晕脑。

腐尸剧毒的可怕之处在于,每年都会复发,中毒者每年都希望自己能成为传说中的那个人,即使年末工资卡一遍遍的提醒,也治不好他们的病。当中毒者未能达成逆袭时,胸腔堵塞,欲言又止,生不如死,像是腐烂的尸体走在华丽的陆家嘴中。故得此名——腐尸剧毒。

悲酥清风--别的行业都穷

“金融赚的多,选择大于一切,

别的行业都穷酸。”

每一个金融民工都幻想着自己是朋友圈里收入最高的那一批,工作多年后通过同学会、家庭住址、欲言又止等手段多方位打听身边人收入,恨不得把特务精神拿出来打听别人的生活,就算不能看到全貌,也要窥得一二。

悲酥清风药性强,持续时间长,中毒者神志不清,易误以为自己高工资,并且会与其他中毒者一起嘲笑其他行业的人。

中毒的金融民工有以下认知:

公立学校的老师——没发展。

部委公务员——官僚,穷。

国企文职工作——穷酸书生。

银行员工——不算金融。

京沪金融狗——收入高、有钱、有品位、发展空间大。

殊不知老师3人补习班,一小时收两三千;部委公务员不小心西四环分了房;做文秘的小王月薪2万,朝九晚五,副业1万8;银行小李公司200万免息贷款,毕业第一年买了房。

身中的悲酥清风的投行狗在周六早上7点的飞机上,幻想自己收入最高,忍不住笑了出来。打开去哪儿点击目的地城市【五星级-高价优先】然后刷了好几页,终于找到报销额度内的那家五星级——一晚688。

该毒致幻性强,唯见他人红本或银行账户才能缓解,但不久后又会陷入“别人都是靠父母,我是靠自己”的幻觉中。中毒至中年,已无药可救,虽不致命,但易得抑郁及忧愁。中毒者喜好借酒消愁,清风习习,悲从中来。故得此名——悲酥清风。


来源:保险商学院

上一篇: 一边裁员,一边涨薪!各大银行进入金融圈“怪象” 下一篇: 重磅!今年九月份,这么多金融信息又要遭到曝光!
点击在线咨询

咨询电话

400-000-9096